简体中文 

新闻中心

【喜报】中铁开投重庆轨道四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以多元要素赋能打造中铁轨道运营管理示范标杆

发布时间:2025-08-29 浏览次数:245 作者:重庆四号线项目公司

日前,中国中铁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三级工程公司“20强”、进步“10佳”和投资项目公司“10优”榜单。由中铁开投投资建设运营的重庆轨道四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项目)武汉中铁武九北综合管廊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武九线综合管廊项目)凭借卓越的工作成效,分别斩获运营类投资项目第一名第四名的好成绩。

 

为进一步做好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弘扬“三好四优”运营管理理念,持续深入构建企业运营管理品牌,公司官微分两期推出品质项目背后的运营管理故事。今日推送第一期,《中铁开投重庆轨道四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以多元要素赋能打造中铁轨道运营管理示范标杆》。

 

中国中铁2024年度投资项目公司“10优”榜单于近日重磅发布。中铁开投重庆轨道四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四号线项目公司”)凭借卓越工作成效,荣登运营类投资项目榜首。

 

 

重庆轨道交通历经20年发展,已组建起长达575公里的全球最大规模山地轨道交通网络,目前正向市郊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

 

 

中国中铁、中铁开投积极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怀揣“打造中铁轨道运营管理示范标杆”的坚定信念,率先而为,谋求央地深度合作,与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广州地铁共同出资组建重庆四号线项目公司,以民生服务为根基,以安全高效为驱动,以新质生产力为依托,锻造出中国中铁西南区域首个投建营一体化管理的轨道交通项目。作为重庆市轨道交通首批采用PPP模式建设的线路之一,重庆轨道4号线贯通运营3年以来,各项运营指标保持高位稳定,让每一次轨道之旅都成为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舒适的极致体验。

 

背篓专线:书写民生服务答卷

 

“凌晨4:30,菜农王尚明和老伴匆匆起床、手脚麻利地下田择菜,应季的空心菜和四季豆被迅速拔出、洗净、打包,准备工作缜密而迅速。转眼间,背篓就被每日的新鲜收获塞得满满当当,满载农作物的扁担重重地压在肩头,菜农们结伴向石船站进发。6:30,重庆轨道4号线的首班列车已在站台等候菜农们的光临,它将搭载着生计的希望去向城市中心的菜场......”

 

 

2023年3月4日,《重庆日报》抖音号一篇名为“凌晨6点半,他们坐着轨道交通4号线去卖菜”的视频新闻收获广泛关注,“背篓专线”的称谓由此诞生。

 

伴随“菜农乘坐地铁进城卖菜”现象一起出现的,还有菜农进出站安全、普通乘客乘车体验、列车运行调度等多方面命题,如何实现服务升级至关重要。为此,重庆四号线项目公司的运营团队专程前往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研,搜集菜农的乘车需求,了解到他们对购票、进出站流程不够熟悉,导致进站乘车时间不够,部分菜农对普通话报站的信息理解存在障碍,携带的农作物重量与体积也对车站安检和普通乘客通行造成一定影响。

 

 

历经多番讨论和试点检验,运营团队最终决定,在保障普通乘客出行体验的同时,出台系列针对性举措:提前石船站的开站时间,更换大型安检机,增设背篓车厢标识,安排专人协助菜农快速完成购票和进站操作;为菜农提供便民置物架,缓解携带农作物候车的不便;同时推出方言播报服务,让菜农更加清晰了解乘车信息。这些举措有效保障了市民乘车体验,也切实提升了菜农的出行效率,更为农产品销售畅通了流动通道。

 

列车越过铁山坪时,太阳从薄雾里喷薄而出,橙黄色的弧光洒进车厢。“之前没地铁,只能在镇上卖卖,没啥好价钱咧!”王尚明摘下帽子、轻轻盖在绿油油的菜叶上,笑呵呵地说,“这趟车跑得快,趟出了咱老百姓的幸福路!”

 

背篓专线虽不为背篓而开,但已然成为民生服务的情感纽带,承载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希冀,奔向远方——在重庆轨道4号线的联动影响下,如今,村落和地铁站间的接驳车已开通,防空洞卖菜场地已免费开放,市郊闲置土地缀满蔬菜瓜果,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返乡创业,沿线村落的集体年收入稳步增长,背篓专线的民生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科技赋能:引领智慧城轨升级

 

列车在正线上高速运行,重庆轨道4号线石船车辆段也正准备开启一天的维护保障工作。检修“新伙伴”——智能巡检机器人,自行行走在段内开展诊疗:灵活的机械臂正搭载着高清3D相机,对列车进行CT式拍片扫描,遇见故障时自主唤醒AI诊断系统,分析故障、直击病灶。检修车间副主任杨华介绍道:“该设备的创新引入帮助列车检修时间锐减至60分钟,节约了75%的人力成本,且检修准确高效。”

 

 

除智能巡检机器人外,越来越多的前沿智能设备正在重庆轨道4号线的运营生产中落地生根:重庆轨道线网运营车站中唯一一个智能安检机坐落于铁山坪站,它融入了复示终端、太赫兹毫米波人体成像探测仪、安检票检一体机等先进科技,即便乘客随身携带小包物件,也无需特意停留,短短3秒便能进站;试点建设智能客服中心,集成了语音、导航、运营信息、票务处理、建议搜集、失物招领等模块,可引导乘客自主开展出行信息查询、自助完成购票流程,实现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基于BIM平台的智能运维系统高效运转,供电、通信、风水电、站台门等系统数据在“智慧大脑”中实时深度分析,第一时间得出关键设备的亚健康状态,运营人员根据系统预警及时介入处理,将故障排查的关隘前移,有效减少故障发生和经济损失。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正在为重庆城市轨道交通释放无限动能。

 

安全防线:实现运营“零事故”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描摹着重庆轨道4号线两千三百多个日夜的安全旅途。

 

春风送暖,绿枝新芽,新春节后的复工复产成为整年运营工作的起点,检查队伍前往建设尾工现场评价复工条件,穿梭于运行设备之间检验设施状态,深入一线车站重走疏散通道,坚守担当抓好节后复产安全防线。

 

 

盛夏时节,安全生产月悄然来临,高温“烤”验蓄势待发,防汛备战模式即刻开启。工作领导小组调研组会,专项风险清单在反复推敲中凝练完成;无脚本演练迅速突击,各作战单元快速响应,应急物资常用常新,应急预案经受实战考验,结束后的调整建议和细节补充让防汛战斗力愈加提升。

 

秋季的质量月提醒着运营管理提升的工作主旋律。车站里,站务员礼貌问好、贴心引导,品质服务持续优化;列车上,司机手指口呼、标准驾驶,彰显运营水准;运用库中,检修人员实时监控设备状况,轨道排检、应急处置更是不在话下,设施平稳运行体现维保能力。

 

 

隆冬时节,消防防火成为年终安全工作的最后卡口。运营团队直击主题,定方案、强练兵、深排查、重宣传,确保安全生产长效有力。

 

目前,重庆轨道4号线的安全运营天数突破2300天,服务乘客超7716.02万人次,乘客满意度保持高位,运营“零事故”记录常态化保持。

 

荣膺榜首:彰显卓越运营实力

 

重庆轨道4号线从人文温度肩负民生责任,从创新深度汇聚智慧力量,从安全强度引领行业潮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使命担当,成为中国中铁在重庆区域轨道运营板块中的亮丽名片。

 

 

此刻,中国中铁2024年度投资项目公司“10优”榜单运营类榜首的荣誉不仅是对重庆轨道4号线运营水平的充分肯定,也是央地合作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迸发新活力的生动写照,更标志着大国央企在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以重庆轨道4号线为优质案例,加速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有力激发系统内轨道运营业态板块的内生动能。

 

未来展望:勇担行业发展使命

 

新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轨道交通高速发展带来了全产业链条的快速延长,高效联动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装备创造、运营管理、增值服务及产业融合等系列产业发展,加之重庆逐步增长的旅游运量、边沿郊区的民生出行需求日渐提升,为重庆轨道4号线带来了更多机遇,也使中铁开投更加深刻意识到轨道运营行业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此,中铁开投将继续夯实建设、扎根经营、深耕市场,以轨道交通事业为基石,积极探索央地合作多元模式,继续深拓建设运营上游产业、开拓延伸经营创收下游产业,一体统筹、培育孵化“运营+”的新型业态布局,扩大辐射三省一市在建和自主运营的项目,奋力打造民生事业、地方资源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