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中铁开投代表中国中铁投资建设管理的贵州遵义至余庆高速公路正式开通运营,用实际行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历时近4年,上万名中国中铁建设者历经风霜雪雨,克服重重困难,共同“建”证了这条生态高速、红色高速、品质高速、平安高速的建成通车。回家之路不再遥远,幸福之路就在脚下。

建设民心工程为美丽贵州助力添彩
遵义至余庆高速公路项目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是中国中铁在贵州省首个以PPP模式实施的高速公路项目,是贵州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实施项目。

项目由中铁开投代表中国中铁投资管理,由中铁二局、三局、四局、六局、大桥局、隧道局、上海局和广州局负责施工建设。
项目起于余庆县境内江瓮高速余庆枢纽,线路由东向西途经余庆县、湄潭县、瓮安县,最后于遵义市播州区接入贵遵复线冷水坪枢纽,全长93.8千米,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度24.5米。项目建设工期4年,批复概算总投资为147.23亿元。主要工程内容有:桥梁28918m/93座,隧道28618m/22座,互通式立体交叉10处,服务(停车)区3处,收费站8处(龙溪、构皮滩、飞龙湖、石莲、珠藏、铁厂、团溪、长安)。

遵余高速通车后,从遵义到余庆的时间,从原来的3个小时缩短为70分钟,黔北地区到黔南、黔中、黔东南地区均能压缩一半以上时间,开辟了遵义市南下珠三角新的高速公路通道,是开发黔北、黔东南旅游区,促进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通道。

建设安标工地技术总结与创新工作成果累累
项目两级管理团队坚持“三高四化”管理理念,全力打造安标工地。通过不断完善安全工作制度、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等措施手段,确保了遵余高速项目安全稳步建设。

项目两级管理团队坚持科技引领,全面打造智慧工地。针对关键项目、重点部位,大力推广BIM技术模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针对高边坡防护,全面采用自动化监控系统,做到时时监控、时时分析;同时,湿喷机械手、智能张拉和压浆系统、植被混凝土、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铺装体系等一大批新机械、新技术也在施工一线得到了广泛应用。



项目安全、科技、绿色成果累累。3项课题研究按计划推进,1项已结题;2项专项技术试验顺利结束;完成技术总结3篇、公开刊物发表论文52篇,获得专利7项、工法5项,2项QC活动在各级评比中获奖,3项“五小”创新成果在贵州省2020年职工评选中获奖,获得中国中铁安全标准化工地2项,获得中国中铁绿色科技示范工程2项,获得贵州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2项。
攻克技术难关匠心独运打造山间巨龙

飞龙湖乌江大桥
飞龙湖乌江大桥位于余庆县飞龙湖景区,全长2043米,其中主桥采用680米钢桁加劲梁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合悬索桥,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主桥钢梁采用正交异性桥面板与钢桁梁拼装后整体吊装的施工工艺,为国内首例。

遵余湘江大桥
遵余湘江大桥桥型布置为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主梁采用工字形钢梁,桥面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引桥采用14×40米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桥梁全长1700.04米。主塔采用薄壁空心菱形索塔,高288米,在世界范围已建桥梁工程中排名第七,国内排名第四。

桃子台隧道
桃子台隧道地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团溪镇香山村,全长3137米,隧道穿越大型堆积体、滑坡体、张性断层破碎带,隧道穿越线路呈大角度与斜轴线相交,地质条件复杂、变化大,施工安全风险大。建设者们强化工程质量控制、抓牢安全生产管理,紧盯建设过程管控,参建人员夜以继日艰苦奋战,2019年12月25日左右双洞实现同一天贯通。
强化党建引领点燃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项目两级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全线提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大力开展“遵余高速党旗红,攻坚决战当先锋”“携手新时代、联创争先锋、共筑精品线”“不忘初心共奋进、牢记使命创一流”“坚持路地一家亲,融洽民族大家庭”等一系列党建共建主题活动,营造了积极奋进、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强化了党员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同行、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为遵余高速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遵余高速横跨余庆、湄潭、瓮安、播州“三县一区”承载着革命老区人民的无限光荣和美好梦想

遵余高速连接黔中经济区遵义、凯里两个中心城市为黔北、黔中、黔南实现互通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坦途

遵余高速以博爱的胸怀真情服务社会在城市之间传递中国中铁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