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新闻中心

喜讯 | 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捷报频传

发布时间:2022-01-09 浏览次数:734 作者: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

日前,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喜获重庆市第五届建设工程单项BIM技术应用一等奖;重庆轨道四号线二期土建3标项目喜获2021年“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原国家级AAA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

 

 

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

 

重庆轨道四号线二期土建3标项目荣获2021年“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原国家级AAA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该奖项被业内誉为安全文明施工领域的“鲁班奖”。

 

 

全方位、立体化加强安全管理

 

项目部积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管理有章可循,组织开展三级安全教育、班前教育、专项教育,提升安全教育质量,加强“四证合一”管控,确保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专职人员100%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各项监控量测制度,确保了施工安全及职业健康要求;建立健全安全质量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对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施工生产安全。

 

 

信息化、智能化推进安全建设

 

在施工现场设置信息化指挥中心,共配置24个且其中7个可360度旋转、缩放的高清摄像头对工地进行全覆盖实时监测。利用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和基于射频技术的非接触式技术或3G通信技术对工程现场施工情况及人员进出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工程的监控和管理。

 

 

科学化、标准化助力绿色施工

 

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形成规划统一、施工方便的氛围,以提高工作效率;基坑临边、支撑上设置可拆卸固定栏杆,张挂安全警示标语及标识标牌,防止高处坠落,整体美观大方,坚固耐用;施工现场设置标准化围挡、垃圾分类回收站、自动化洗车棚,基坑周边设置高低区自动喷淋系统,有效抑制现场扬尘污染,确保各项环保硬件设施配备到位。

 

 

多维化、人性化打造职工之家

 

驻地建设选择规划红线内预留用地进行生产、生活、办公等临建规划建设,驻地临建分区合理,简约大方,让参建员工倍感工作的舒适与家的温暖。

 

 

重庆市第五届建设工程单项BIM技术应用一等奖

 

重庆市建协信息化分会和市土木建筑学会BIM分会联合承办的“第五届建设工程BIM大赛”圆满落幕,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民安大道-石船)PPP项目工程指挥部、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站后常规系统1标项目经理部、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BIM技术在地铁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荣获单项BIM技术应用一等奖。

 

据悉,此次大赛是为促进重庆市建筑企业更进一步推广应用BIM技术,并推动以BIM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落地与快速实践,切实帮助广大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和实践建筑施工行业BIM技术应用的方法和效果。着力增强重庆市建筑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以此鼓励企业培养新技术人才,提升员工技术创新能力,切实提高重庆市建筑企业BIM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和竞争力。

 

 

四号线常规系统一标工程车站通过机电模块化BIM应用,有效避免了因管线相互碰撞及管线与建筑结构碰撞而导致的返工和窝工等问题,保证了机电管线整体净高和检修空间,实现机电安装一次成活。

 

 

通过标准层风、水、电等各专业管线模块化BIM应用,精准控制风管制作和水管等的下料,通过对其优化下料,减少废料与材料损耗,由此实现低碳、环保、节能、绿色的社会效益;拼装施工,安装一次成活,解决了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方面的管理痛点,使项目机电管理从“碎片化”向“集成化”转变,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目前,BIM技术在项目上的应用做到了智慧建设、智慧管理,实现建设全过程一体化管控,为项目建设插上“智慧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