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新闻中心

人民日报:滇中引水工程接踵实现节点目标

发布时间:2023-12-01 浏览次数:532 作者:人民日报

中国中铁滇中引水项目总指挥部统筹工程全线标段聚焦年度任务攻坚,工程建设接踵实现节点目标。

 

11月29日,由中铁二局承建的滇中引水工程大塘子隧洞安全顺利贯通,为下步工程转序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滇中引水大塘子隧洞断面型式为圆拱直墙型,全长6824米,横跨玉溪市江川区和通海县,是滇中引水玉溪段关键线路之一。大塘子隧洞位于地震多发地带,穿越6条断裂带,涌水量较大,极易发生变形或坍塌,涌水风险高。隧洞地质为强风化砂岩、泥岩等特殊不良地质体,岩体破碎,围岩极不稳定。

 

面对施工的重重困难,项目部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短进尺、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施工流程措施,强化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等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取得多方支持,加大资源投入,充分保障现场施工。

 

 

经过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大塘子隧洞比节点工期提前了26天安全顺利贯通。

 

11月30日,由中铁五局承建的滇中引水工程昆呈隧洞进口段开挖完成,标志着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4标输水主干渠全部贯通。

 

 

昆明段4标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由龙泉隧洞出口段、昆呈隧洞进口段、龙泉倒虹吸三个施工区间组成。其中,龙泉倒虹吸是滇中引水工程全线唯一在城区使用盾构法施工的项目,这在云南省水利工程建设中尚属首次,独头掘进5071米,沿盘龙区沣源路下方穿过昆明主城区,地表管线密布,周边建筑物多,尤其是下穿昆明地铁2号线和盘龙江,施工沉降控制要求高,盾构穿越施工风险大,特别考验盾构关键部件的承压能力。

 

昆呈隧洞进口段全长1000米,两隧洞存在围岩大变形、冒顶、塌方,洞段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及软弱围岩变形等不良地质,隧洞开挖过程中易发生隧洞排水和施工地层扰动造成的地面沉降,安全风险高,沿线涉及绿化、管线迁改、协调较多,施工难度大。

 

 

施工中,项目部严格执行“地质先行、综合预报、超前治理”施工方针,持续加强施工过程管控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针对不同特殊地质问题,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与风险防范方案,接连克服了基坑垂直提升高度大,施工效率低、全断面灰岩和上软下硬地层对沉降控制难、长距离复合地层盾构刀盘刀具磨大、大埋深高水压地段盾构施工风险大等众多技术难题,实现了盾构“零污染”“零沉降”下穿盘龙江、盘龙江桥以及昆明地铁2号线等重大风险源,在连续通过3个300米小半径曲线转弯掘进中精准控制盾构机掘进姿态,确保管片成型质量和施工轴线无偏差,创下了国内软土地层83米的超深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纪录。